說真的,每次逛菜市場,看到那一籃籃翠綠鮮嫩的荷兰豆,我就忍不住想全包了!這種豆子實在太討喜,飽滿的豆莢閃著光,光是看著心情就很好。(而且,它真的是一種讓人很有創作慾望的食材啊!)你是不是也覺得,餐桌上只要有一盤綠油油的荷兰豆料理,整頓飯都感覺更健康、更有活力了?那種清脆的口感,咬下去「咔嚓」一聲,真的是其他蔬菜很難取代的享受。
還記得剛學做菜那會兒,我炒荷兰豆常常失敗,不是炒得太生、豆腥味重,就是炒過頭變得軟趴趴,完全失去靈魂。那時還以為是豆子有問題(後來才知道根本是技術問題啊!哈哈)。多練習幾次才抓到訣竅:快炒、熱鍋、時間短,這六字箴言請大家一定要筆記!失敗的經驗告訴我,看似簡單的荷兰豆料理,其實藏著大學問。
為什麼我這麼推崇荷兰豆料理?除了它好吃,營養價值也是沒話說。豐富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A、C、K……這些都是現代人很需要的營養素。重點是,它的烹調方式超級多元,從中式快炒、西式沙拉,甚至包進飯糰裡都合適。想知道怎麼把這平凡的豆子變出各種花樣嗎?跟著我的經驗和實驗心得,一起探索荷兰豆的美味世界吧!從挑選、保存到實戰食譜,一次告訴你。
目錄
挑選荷蘭豆的終極指南
買荷兰豆,我可是很龜毛的!要挑就挑最好的,這樣煮出來的荷兰豆料理才能閃閃發光。我的挑選心法很簡單:
- 看顏色: 絕對要選那種飽和、鮮亮的翠綠色,像剛從田裡摘下來的那種感覺。顏色黯淡或帶黃斑點的?直接跳過!那表示不夠新鮮,做出來的荷兰豆料理口感會差很多。
- 摸質感: 豆莢摸起來必須是緊實、飽滿的,感覺豆子們在裡面排排坐好。輕輕折一下豆莢的尖端,新鮮的會很清脆地「啪」一聲斷掉。軟軟的、韌性很強折不斷的?放回去!
- 檢查外觀: 豆莢表面要光滑無損傷,沒有奇怪的皺褶或刮痕。重點來了!豆莢邊緣那條老筋,雖然買回家還是得撕掉,但如果看到那條筋已經變得粗硬、顏色深褐,甚至凸起很明顯,代表這豆子已經偏老了,口感會比較粗。(相信我,撕過一次超老的筋,手指頭會痛!)
荷蘭豆保存小撇步
買回家的荷蘭豆,別一股腦塞進冰箱下層抽屜就完事了!那樣它很快就會跟你說再見(變黃變軟)。我會這樣做:
- 不洗!不洗!不洗!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。清洗會帶入水分,容易讓豆子腐爛。
- 先處理: 把豆莢兩端尖尖的地方折掉,順手把邊緣那條老筋撕乾淨(對,就是買的時候要看的那條)。
- 廚房紙巾是關鍵: 拿幾張稍微沾濕(擰到不滴水的程度)的廚房紙巾,輕輕包裹住處理好的荷蘭豆。
- 裝袋冷藏: 把包好的荷蘭豆放進密封袋或保鮮盒裡,記得別壓太緊,留點空間呼吸,然後放進冰箱蔬果冷藏室。這樣保存,放個5-7天都還能保持不錯的狀態,隨時想做荷蘭豆料理都能派上用場!
荷蘭豆營養價值比較表(每100克)
營養成分 | 荷蘭豆 | 常見蔬菜對比 (例如: 青花菜) | 對身體的主要好處 | 烹調注意事項 (鎖住營養!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膳食纖維 | 2.6克 | 約 2.6克 | 促進腸道蠕動、增加飽足感、幫助控制血糖 | 避免過度烹煮軟爛 |
維生素A | 約1087 IU | 約 623 IU | 維持視力健康、免疫系統、皮膚黏膜健康 | 快炒或短時間加熱較佳 |
維生素C | 約60毫克 | 約 89毫克 | 強力抗氧化、促進膠原蛋白生成、提升免疫力 | 非常怕熱!涼拌或最後下鍋快炒 |
維生素K | 約43微克 | 約 102微克 | 幫助血液凝固、維持骨骼健康 | 相對穩定,但快炒仍最佳 |
葉酸 | 約42微克 | 約 63微克 | 細胞生長、紅血球生成,孕婦尤其重要 | 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 |
鐵質 | 約1.5毫克 | 約 0.7毫克 | 製造紅血球、輸送氧氣 | 搭配維生素C食物幫助吸收 |
熱量 | 約42大卡 | 約 34大卡 | 低熱量、高營養密度,控制體重好夥伴 |
(備註:以上數值為約略平均值,實際會因品種、種植條件略有差異。青花菜為對比參考用。)
這張表一看就懂了吧?荷蘭豆真的是低熱量、高纖維、維生素滿滿的模範生!特別是那個維生素C,含量很驚人,但同時也超級怕熱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強調荷蘭豆料理要快炒或考慮涼拌,煮太久,寶貴的維生素C就跟你說掰掰了,多可惜!做蝦仁炒荷蘭豆時,我一定最後才放豆子,大火快翻幾下就起鍋,顏色翠綠、口感爽脆,營養也留得住。
經典不敗:蒜香荷蘭豆炒蝦仁
這道菜絕對是荷蘭豆料理的入門首選,也是我家餐桌的常勝軍。清爽的荷蘭豆配上鮮甜彈牙的蝦仁,簡單的蒜香提味,怎麼吃都不膩。重點是,超級快就能上桌!
準備食材(2人份):
- 新鮮荷蘭豆 150克 (記得撕筋!)
- 新鮮蝦仁 150克 (用中型或大型的,口感比較好)
- 大蒜 3-4瓣 (切片或拍碎,愛蒜味可以多放)
- 薑 1小塊 (切絲或末,可省略但我喜歡加一點)
- 鹽 適量
- 白胡椒粉 少許 (提味用)
- 米酒或料理酒 1小匙 (醃蝦仁去腥)
- 太白粉 1/2小匙 (醃蝦仁用,讓蝦更滑嫩)
- 食用油 1大匙 (炒菜用)
- 香油 幾滴 (起鍋前加,香氣更足)
詳細步驟:
- 蝦仁處理: 蝦仁洗淨後用廚房紙巾確實吸乾水分(這很重要!炒起來才不會水水的)。放入碗中,加入米酒、太白粉和一點點鹽、白胡椒粉,用手輕輕抓勻,醃個10-15分鐘。
- 荷蘭豆處理: 荷蘭豆撕去兩頭和邊緣的老筋,洗淨瀝乾。大蒜切片或拍碎,薑切絲。
- 快炒關鍵: 鍋子燒熱,倒入食用油,油溫夠熱時(稍微有點冒煙的感覺),先下蒜片和薑絲爆香,炒到香氣出來、邊緣有點金黃。火力轉中大火,把醃好的蝦仁倒進去,快速翻炒。看到蝦仁變色、捲曲成漂亮的U形(約7分熟),馬上先盛出來備用。千萬別炒全熟!
- 主角下鍋: 鍋裡應該還有點油和蒜香,不用洗鍋,把火維持中大火,將荷蘭豆倒進去快速翻炒。炒到荷蘭豆顏色變得更翠綠(大約1-2分鐘),灑點鹽調味。
- 合體起鍋: 把剛炒到7分熟的蝦仁倒回鍋裡,跟荷蘭豆一起快速拌炒均勻,大概再炒個30秒到1分鐘,讓食材味道融合,蝦仁也完全熟透。這時可以嘗一下鹹淡,不夠再加點鹽。最後淋上幾滴香油,快速翻炒兩下,立刻關火裝盤!
我的失敗提醒: 蝦仁一定要瀝乾再醃!炒蝦仁的油溫要夠高,時間要短,才不會老。荷蘭豆也不要炒太久,失去脆感就可惜了。蝦仁先盛起來是為了避免過老,這步驟不能省。相信我,試過一次你就知道差別有多大!這道經典荷蘭豆料理,掌握火候和步驟,絕對零失敗。
夏日首選:檸檬蒜蓉涼拌荷蘭豆
天氣熱到沒胃口?或是想吃點清爽開胃的荷蘭豆料理?這道涼拌菜絕對是救星!酸甜微辣的醬汁裹著爽脆的荷蘭豆,冰涼涼的吃下肚,暑氣全消。重點是,不用開火炒到滿頭汗!
準備食材(2-3人份):
- 新鮮荷蘭豆 200克 (挑嫩一點的做涼拌口感更佳)
- 蒜頭 2-3瓣 (切末,越細越好)
- 新鮮辣椒 半根或適量 (切小圈,去籽辣度較低,愛辣可不去籽或用辣椒末)
- 檸檬 1顆 (擠汁,約2-3大匙,寧可新鮮擠,不要用瓶裝檸檬汁!味道差很多)
- 魚露 1大匙 (泰式的味道較鮮明,是靈魂)
- 砂糖 1-1.5小匙 (中和酸辣,份量可依喜好調整)
- 鹽 少許 (約1/4小匙,幫助荷蘭豆入味)
- 開水或冰水 一大碗 (冰鎮用)
詳細步驟:
- 處理荷蘭豆: 荷蘭豆撕去兩頭和老筋,洗乾淨。燒一鍋水,水滾後加一小撮鹽和幾滴油(這樣燙好的蔬菜顏色更綠)。把荷蘭豆放進去汆燙,大約1分鐘到1分半鐘,看到豆子變鮮綠色、稍微變軟但仍保持脆度時,立刻撈起來!(千萬別燙太久變黃軟爛)
- 冰鎮鎖色: 燙好的荷蘭豆馬上放入準備好的冰開水(或冰塊水)中浸泡降溫。這步驟超重要!能讓荷蘭豆停止烹煮,保持漂亮的翠綠色和超爽脆的口感。泡個2-3分鐘就可以撈起,徹底瀝乾水分(涼拌菜水分太多會稀釋醬汁風味)。
- 調製靈魂醬汁: 在一個碗裡,混合蒜末、辣椒圈、新鮮檸檬汁、魚露、砂糖和鹽。用湯匙或小打蛋器攪拌均勻,嘗一下味道!標準是酸、鹹、甜、辣的平衡,喜歡酸一點多加檸檬汁,甜一點多加糖,鹹度靠魚露和鹽調整,辣度隨意。調到你試了會微微瞇起眼覺得「嗯!就是這個味!」就對了。
- 完美結合: 把瀝乾水分的荷蘭豆放入調好的醬汁碗中,用筷子或湯匙輕輕地拌勻,確保每根豆子都沾上醬汁。最後,蓋上保鮮膜,放進冰箱冷藏至少30分鐘(能冰1小時以上更入味)。冰冰涼涼、酸酸辣辣又爽脆的涼拌荷蘭豆料理就完成啦!
我的私房心得: 魚露帶點特殊風味,不喜歡的人可以用淡醬油(日式鰹魚醬油不錯)代替,再加一小匙柴魚粉增加層次。冰鎮後的荷蘭豆口感真的無敵!這道荷蘭豆料理非常適合帶便當或當宴客前菜,保證驚艷。我試過一次帶去朋友聚會,結果秒殺,連醬汁都被拿來拌飯!
一鍋到底:荷蘭豆鮮菇雞肉炊飯
懶得炒好幾道菜?或是想試試荷蘭豆料理的不同風貌?這道炊飯絕對是忙碌日子的救贖!飯、菜、肉一鍋搞定,荷蘭豆的清甜完美融入米飯中,香氣撲鼻。
準備食材(3-4人份):
- 白米 2米杯 (洗淨後瀝乾30分鐘,或直接使用)
- 去骨雞腿肉 1隻 (或雞胸肉,切小塊)
- 新鮮荷蘭豆 100克 (撕去頭尾和老筋,洗淨)
- 新鮮香菇或鴻喜菇 80-100克 (香菇切片,鴻喜菇剝散)
- 紅蘿蔔 1/4根 (切小丁或細絲)
- 大蒜 1-2瓣 (切末)
- 薑 1小塊 (切末或絲)
- 調味料: 醬油 2大匙 、 米酒 1大匙 、 味醂 1大匙 (或砂糖1小匙代替)、 鹽 少許 (約1/4小匙)、 白胡椒粉 少許、 香油 1小匙、 水或高湯 適量 (煮飯用)
- 青蔥 1根 (切蔥花,最後裝飾用)
詳細步驟:
- 醃製雞肉: 將切好的雞肉塊放入碗中,加入1大匙醬油、米酒1大匙、白胡椒粉少許、薑末和蒜末的一半,抓勻醃製至少15分鐘。
- 處理蔬菜: 荷蘭豆撕筋洗淨。紅蘿蔔切丁,香菇切片(或鴻喜菇剝散)。米洗好瀝乾備用(如果是電子鍋,水量就用平常煮飯習慣的水量;如果是鑄鐵鍋或土鍋,水量可能需要稍多一點點)。
- 爆香與炒料: 取一個可以用來煮飯的鍋子(電子鍋內鍋、鑄鐵鍋、土鍋皆可),燒熱後加一點點油(不用多)。先把剩下的薑末、蒜末爆香,接著放入醃好的雞肉塊(連同醃料汁),翻炒到雞肉表面變白。再加入紅蘿蔔丁和香菇片翻炒均勻。
- 加入米與調味: 把瀝乾的米倒入鍋中,和鍋裡的料一起翻炒均勻,大概1分鐘,讓米粒稍微吸收一點油脂和香氣。接著加入剩下的1大匙醬油、味醂(或砂糖)、鹽、香油,再次翻炒均勻。
- 加水煮飯: 倒入煮飯用的水量或高湯(水量用平常煮飯的量即可。例如2杯米通常加刻度2的水)。輕輕將所有材料鋪平。蓋上鍋蓋。
- 若用電子鍋:直接按下一般煮飯鍵。
- 若用鑄鐵鍋/土鍋:先中火煮到鍋邊冒蒸氣(大約5-7分鐘),接著轉最小火悶煮15分鐘,然後關火,不要開蓋,再繼續悶15分鐘。
- 加入荷蘭豆與悶熟: 在煮飯程序結束前5分鐘(電子鍋通常有提示音,鑄鐵鍋則是最小火悶煮10分鐘後),快速開蓋,均勻地撒上荷蘭豆(小心蒸氣!),立刻蓋回鍋蓋,讓餘熱把荷蘭豆悶熟並保持翠綠。
- 鬆飯與盛裝: 時間到了(電子鍋跳起,鑄鐵鍋關火悶足時間),開蓋!這時荷蘭豆應該是漂亮的鮮綠色。灑上蔥花,用飯勺輕輕將所有材料從鍋底翻鬆拌勻。香噴噴、色彩豐富的荷蘭豆炊飯就完成了!
我的偷懶技巧: 蔬菜料可以隨冰箱庫存調整,加點玉米粒或毛豆也不錯。味醂沒有就用一點點糖加點米酒代替。重點是荷蘭豆一定要在最後幾分鐘才放,利用蒸氣悶熟,顏色和口感才能保持最佳狀態!這道荷蘭豆料理變化多端又方便,是清冰箱的好幫手。
暖心暖胃:荷蘭豆玉米濃湯
誰說荷蘭豆只能當配菜或是炒來吃?把它打進濃湯裡,那股獨特的清甜豆香,真的會讓人驚艷!這道湯品濃郁滑順卻不失清爽,大人小孩都難以抗拒。特別適合有點涼意的天氣,或是當作晚餐的開場。
準備食材(4人份):
- 新鮮荷蘭豆 150克 (撕去頭尾老筋,洗淨)
- 新鮮玉米粒 1根的量 (或冷凍玉米粒約150克)
- 洋蔥 1/2顆 (切丁)
- 馬鈴薯 1小顆 (約150克,去皮切小丁)
- 大蒜 1瓣 (切碎)
- 雞高湯或蔬菜高湯 600毫升 (用市售或自製的都好)
- 鮮奶油 100毫升 (增加濃郁感,可用牛奶代替但風味較淡)
- 無鹽奶油 15克
- 橄欖油 1大匙
- 鹽 適量
- 現磨黑胡椒 適量
- 法式麵包或烤吐司丁 (搭配食用,可省略)
詳細步驟:
- 蔬菜處理: 荷蘭豆撕筋洗淨備用。洋蔥、馬鈴薯切小丁,大蒜切碎。玉米取下玉米粒備用(如果用冷凍的,事先稍微解凍)。
- 炒香蔬菜: 取一個湯鍋,中火加熱橄欖油和無鹽奶油。奶油融化後,放入洋蔥丁和蒜末,翻炒到洋蔥變透明、香味出來(約5分鐘),注意別炒焦。
- 加入根莖類與高湯: 加入馬鈴薯丁,繼續翻炒2-3分鐘。接著倒入雞高湯或蔬菜高湯,蓋上鍋蓋,轉中小火煮約15分鐘,或直到馬鈴薯丁煮到軟爛,用叉子可以輕易戳穿的程度。
- 加入主角煮熟: 打開鍋蓋,加入新鮮玉米粒,繼續煮3分鐘。最後放入荷蘭豆(保留幾顆漂亮的做最後裝飾用),再煮約2分鐘,直到荷蘭豆變成鮮綠色但仍保持形狀(不用煮到很軟)。
- 打成濃湯: 關火。這時鍋裡的材料都應該熟了。拿出手持式攪拌棒(最方便),直接伸進鍋裡,把所有材料打成細緻的濃湯(小心高溫噴濺!)。如果沒有手持攪拌棒,可以將湯稍微放涼後,分次倒入果汁機或食物調理機中攪打至滑順,再倒回鍋中。(注意:攪打熱湯務必小心蒸氣壓力,果汁機蓋子上的氣孔要打開或用布蓋著,慢慢啟動低速)。
- 調味與增香: 開小火,將打好的濃湯加熱(不要煮沸滾起來)。倒入鮮奶油,輕輕攪拌均勻。用鹽和現磨黑胡椒調味,嘗嘗看,不夠再加。
- 裝飾與上桌: 湯碗盛入濃湯。將預留的幾顆荷蘭豆切絲或對半切,撒在湯面上做裝飾(增加顏色和口感)。搭配烤得酥脆的法國麵包或自製烤吐司丁,沾著濃湯吃,絕對是享受!
我的暖心筆記: 這道湯的靈魂在於蔬菜本身的甜味!馬鈴薯提供濃稠感,玉米帶來香甜,而荷蘭豆則貢獻了獨特的清新風味。喜歡更濃郁的,鮮奶油可以多放一點;想清爽一點,用牛奶代替部分鮮奶油也行。打成濃湯後再稍微加熱就好,避免荷蘭豆的綠色變黃。這款荷蘭豆料理,絕對顛覆你對濃湯的想像!
荷蘭豆料理常見Q &A
Q:荷蘭豆料理前到底要不要撕掉旁邊那條老筋?不撕會怎樣?
A:相信我,絕對要撕! 那條老筋的學名叫「背縫線纖維」,真的超級韌、超級難咬斷!年輕一點、非常嫩的荷蘭豆,可能筋比較軟,吃起來感覺不明顯。但稍微老一點點的豆子,那條筋就會像橡皮筋一樣,炒完涼拌後咬不斷,整根豆子拉起來扯不斷,真的很破壞口感,也影響食慾(想像在餐桌上跟一條豆筋奮鬥的樣子…)。撕筋是做好荷蘭豆料理的基本功,不要偷懶!折斷豆莢頭尾時,順著邊緣輕輕一拉就能撕下來了。
Q:荷蘭豆炒之前需要先汆燙嗎?還是可以直接下鍋炒?
A:這問題很多人問,我自己也實驗過很多次。結論是:可以不用汆燙,直接下鍋炒!但關鍵是火候和時間掌控。
- 直接炒: 優點是步驟少,豆子營養流失少(特別是維生素C),口感更直接。但需要熱鍋、熱油、大火快炒,時間很短(1-2分鐘內),讓豆子在保持脆度的情況下快速熟透。新手可能容易炒不勻或炒過頭。
- 先汆燙: 優點是先燙過能確保豆子完全熟透、顏色更穩定翠綠,後續再炒或涼拌時,只需要很短時間加熱或調味即可,比較不容易失敗。缺點是多一道工序,且汆燙會流失部分水溶性營養素(燙的時間越長流失越多)。
- 我的建議:
- 做快炒類荷蘭豆料理(像蒜香蝦仁炒荷蘭豆),如果對火候有把握,我會選擇直接大火快炒,保留最多營養和那股新鮮的生味。
- 做涼拌或需要和其他難熟食材長時間燉煮的料理(比如燉肉),我一定會先汆燙處理好荷蘭豆,最後再加入拌勻或稍微加熱,這樣能保證熟度、顏色和口感一致。總之,看你料理的需求和個人習慣!
Q:紫色的荷蘭豆是新品種嗎?吃起來有不同嗎?
A:嘿,最近在超市或農夫市集是不是也常看到漂亮的紫色荷蘭豆?別擔心,那不是什麼奇怪的轉基因產品哦!它們通常是傳統荷蘭豆品種(或特別選育的品種)在特定生長環境下(特別是氣溫較低時)產生較多花青素而呈現的天然紫色。這是正常的現象!加熱煮熟後,紫色通常會褪掉,變成綠色或藍綠色(花青素遇熱分解的關係)。吃起來的口感和風味,我覺得跟一般綠色荷蘭豆幾乎一樣,都是那股清甜爽脆勁。所以,下次看到紫色荷蘭豆,放心買回家做荷蘭豆料理吧!它漂亮的外觀還能讓菜色更繽紛呢。